2022年6月25日 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,作者21记者
人类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仍不多,传统放化疗治疗方式有着明显的副作用,可提高药效、降低毒副作用的“精准治疗”成为了整个医药界的难题。
在众多的探索中,研究者们发现靶向偶联药物可以实现“精准治疗”,相当于一颗打向肿瘤癌细胞的魔法子弹,只有进入癌细胞中才释放药物,兼顾了化疗药物高效、靶向药物精准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,大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伤害。这就是近年备受关注的“靶向药”。
虽然屡有新闻曝光,但“靶向药”的难关并未真正被攻克,目前研发出的ADC(大分子偶联药物),其分子量较大,研发费用高、制造工艺复杂,高昂的价格也劝退了许多普通肿瘤患者。
如何解决这些问题,医药科研机构和企业将目光转移到了作用机制与ADC药物高度一致,且制造工艺简单的小分子偶联药物(SMDC)。深圳艾欣达伟医药(简称“艾欣达伟”)也是该赛道上的一员。
艾欣达伟利用创新靶点“醛酮还原酶1C3(AKR1C3)”开发系列新药,既往众多的研究表明其在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卵巢癌、肝癌等多个肿瘤中高表达。
小分子偶联药物跌跌撞撞中前行
艾欣达伟于2017年创立于深圳市,以临床急需为导向,专注于开发创新型广谱靶向小分子偶联抗癌药物。据企查查信息,艾欣达伟已完成Pre-B轮融资。
艾欣达伟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段建新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,公司开发的系列基于AKR1C3的创新性小分子前药属于SMDC,结构包括小分子靶向配体、连接子和细胞毒分子(有效载荷)三个部分。
其中,SMDC理论上不具有免疫原性,安全性更高;此外,在实体瘤中,其具有很好的组织穿透性以及良好的体外和体内稳定性,容易并能更均匀地扩散到肿瘤组织内部,且不会在肿瘤及其他正常细胞中聚集,少数脱靶的药物也会被快速排出体外,从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。
SMDC与ADC的区别在于,靶向配体部分,ADC药物的配体是大分子抗体,而SMDC的配体是分子量较小的有机官能团,因此,与ADC药物相比,生产成本更低,能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研发制造工艺简单、安全性更高的小分子靶向偶联药物,让普通患者能够真正用上安全有效的药物,受惠于技术进步。”段建新表示。
目前SMDC药物研发整体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,SMDC仍未有上市药物,其研发难点主要是小分子配体难以获得,限制了其发展。
2014年,默沙东公司与Endocyte公司合作的SMDC药品vintafolide(长春碱-叶酸偶联物)曾获得有条件上市,但是其Ⅲ期临床试验失败(未公布具体原因),默沙东与Endocyte从欧盟撤回vintafolide的有条件上市许可申请。
直至今日,SMDC药物研发的历史并不算长,国内外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在该领域有所布局。国外代表性公司有Endocyte、Tarveda、Bind Therapeutics,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医药企业布局SMDC药物研发。
持续的新药设计能力成为关键
艾欣达伟创始人段建新博士主要负责临床前研发,其拥有二十余年新药研发经验,曾担任THLD药物研发总工程师;联合创始人、前ICON全球副总裁谢燕彬女士主要负责临床团队管理,是前ICON全球副总裁,拥有多年临床新药开发经验。
与其他创新药企相比,艾欣达伟有着自己的核心优势,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AKR1C3酶活化前药”和“乏氧活化前药”等多个技术平台,公司团队具备持续的新药设计及后期临床开发能力。
研究显示,AKR1C3酶在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卵巢癌、肝癌、胃癌等多个肿瘤中高表达,远高于正常组织;同时研究也表明AKR1C3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放疗、化疗及免疫治疗耐药。
与传统的ADC及SMDC不同,艾欣达伟研发的AKR1C3酶活化的小分子偶联药物,由小分子化疗药物与AKR1C3酶高选择性基团(trigger)偶联而成,它们可自由进出细胞,但只在肿瘤细胞被AKR1C3酶活化,释放有效药物高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,对正常细胞没有损伤,提升靶向性,解决化疗、免疫耐药性等问题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,诺华依据该思路申请了相关专利“三环AKR1C3依赖性KARS抑制剂”,涉及作为AKR1C3依赖性KARS抑制剂的新型三环化合物、其制备方法、药物组合物,以及它们在由AKR1C3依赖性KARS抑制剂介导的疾病和障碍中的用途。
同年,药明康德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,研发了相关me too产品“靶向醛酮还原酶1C3的苯并二氢吡喃类化合物”,即一类结构新颖的靶向AKR1C3酶(醛酮还原酶1C3)的苯并二氢吡喃类化合物,目前进入临床一期。
“我们的平台技术是全球首创,作为平台技术,AKR1C3酶高选择性基团可以和不同的化疗药物结合,产生不同的新药;目前我们进行了比较完整的专利保护,竞争对手很难突破。”段建新介绍。
目前艾欣达伟已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并对研发成果申请了国内外专利近180项,获得专利授权40多项。
在具体产品方面,AST-3424便是基于AKR1C3酶活化的小分子偶联药物,主要适应症为肝癌、复发/难治性T-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。AST-3424在美国获得肝癌和白血病两个适应症的孤儿药认定,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;从已经完成的临床I期数据来看,AST-3424显示出良好的安全耐受性,同时也看到了初步的药效,目前正在中国多家医院开展肝癌的二期临床研究。
AST-001也是基于AKR1C3酶活化前药平台自主开发的小分子靶向偶联新药,适应症为胰腺癌、非小细胞肺癌、胃癌。2022年1月,其获得NMPA默示许可进入临床试验,正进行I期临床研究,后续将进一步针对KRAS G12D突变、DNA损伤修复基因突变、癌症脑转移等适应症开展临床研究。
段建新介绍,在临床前的药效实验中,其发现AST-001在多个携带KRAS G12D突变的PDX模型上看到显著的活性,而且AST-001创新的结构使得其在穿透血脑屏障方面拥有很好的表现,也在多项脑瘤模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癌活性。
SMDC药品呼之欲出
海外布局方面,段建新介绍,艾欣达伟采取中美同步推进战略。目前AST-3424在中国的临床试验是企业推进,在美国是和合作伙伴浩鼎联合推进;AST-001等多个产品也将在目前是企业自己在中美同步推进。
目前融到的约数亿元人民币均已投入研发,面对较高的研发成本,艾欣达伟计划通过桥接试验,实现更快、成本更低地同步推进。“AST-001、AST-006在中国做完一期临床后,可利用在中国相关临床试验数据,在美国进行小规模的桥接试验后开展二期临床研究,而不用再进行一期临床,可节省时间和成本。”段建新称。
在未来市场空间方面,段建新指出,企业相关产品既可以单药使用,也可以和PD-1/PD-L1及其它药物等复合用药,例如在免疫抑制剂敏感或耐药的模型中,AST-3424与PD-1联用均表现出优异的抗癌效果;此外,艾欣达伟占据先发优势,未来市场空间可期。
值得注意的是,段建新表示,与ADC大分子偶联药物不同,其相关小分子偶联药物产品未来可实现较低成本的量产,将为国内患者提供可及的安全有效的创新药。
据统计,处于临床阶段的SMDC有近10个,适应症集中于实体瘤,主要由Endocyte和Tarveda公司开发。2018年,诺华以21亿美元收购Endocyte,获得SMDC药物177Lu-PSMA-617。
目前国内相关小分子偶联药物领域的布局企业还包括同宜医药、赛生药业等。
同宜医药专注于开发一种新型的偶联药物双配体偶联药物(Bi-XDC),与传统ADC、XDC等类型的单靶点偶联药物相比,Bi-XDC具有靶点更丰富、毒性小、治疗窗口宽、成本低、专利保护强等优点。
同宜医药第一代Bi-XDC双特异性偶联药物CBP-1008,在末线治疗的卵巢癌、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+乳腺癌三组人群中均产生了PR患者,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潜在更高的疗效。
此外,基于Bi-XDC技术平台,同宜医药还开发了第二款双配体偶联药物CBP-1018。这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PSMA靶向偶联药物,临床试验已于中美同步进行,目前正处于I期剂量爬坡阶段。
2020年3月,国内药企赛生药业获得Tarveda的PEN-866在大中华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许可,PEN-866是小分子偶联药物(SMDC),目前正在美国开展针对实体瘤的II期篮式试验。2022年4月,赛生医药注射用PEN-866钠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。
段建新指出,近年来,抗体类药物、基因疗法、抗体偶联药物等各类抗肿瘤疗法层出不穷,还有很多的临床急需没有得到解决,无论大分子还是小分子抗癌药物,只要能够解决患者的临床急需都会有很好的前景。